劳动工伤

首页 > 劳动工伤 > 正文内容

2023年度江西省工伤赔偿项目及标准

2021年度江西省工伤赔偿项目及标准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江西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规定》和《江西省工伤保险业务经办规程》等法律法规收集整理。

根据《江西省工伤保险业务经办规程》规定,工伤保险待遇计发有关涉及到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时,采用当年度使用的全省非私营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计发基数。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49283元,2023年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985660元。(这个标准没有地域之分,全国统一)

赔偿项目

待遇

支付渠道

备注

医疗费

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药品目录、住院服务标准的,凭医疗原始票据确定。

工伤保险基金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关于实施新工伤保险条例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赣人社字(2011)530号]、《江西省工伤保险业务经办规程》。

住院伙食补助费

统筹地区内就医的,标准为每人每天10元;统筹地区外就医的,标准为每人每天15元。

工伤保险基金

住宿费

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住宿费开支标准原则上为每人每天100元,在标准以内的凭据报销。

工伤保险基金

交通费

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费用凭据报销,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工伤保险基金

康复费

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工伤康复的费用,符合规定的,凭原始票据确定。

工伤保险基金

辅助器具配置费用

本人提出申请,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定后,到签订服务协议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安装配置,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确定。

工伤保险基金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二条、江西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第十九条、《江西省工伤职工辅助器具配置管理暂行办法》(赣人社发〔2012〕45号)。

 

赔偿项目

待遇

支付渠道

备注

停工留薪期待遇

按原工资福利待遇计发。停工留薪期由用人单位根据工伤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按照《江西省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确定。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用人单位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江西省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管理暂行办法》[赣人社发〔2012〕49号]。

停工留薪期内护理费

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经收治的医疗机构出具证明,由所在单位负责派人护理。所在单位未派人护理的,由所在单位按照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70%的标准向工伤职工支付护理费。

用人单位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江西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第二十条

评定伤残后的生活护理费

完全护理

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

工伤保险基金

大部分护理

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

工伤保险基金

部分护理

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

工伤保险基金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一级

27个月的本人工资

工伤保险基金

本人工资指工伤职工因工受伤或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按300%计算;低于统筹地区平均工资60%按60%计算。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

二级

25个月的本人工资

工伤保险基金

三级

23个月的本人工资

工伤保险基金

四级

21个月的本人工资

工伤保险基金

五级

18个月的本人工资

工伤保险基金

六级

16个月的本人工资

工伤保险基金

七级

13个月的本人工资

工伤保险基金

八级

11个月的本人工资

工伤保险基金

九级

9个月的本人工资

工伤保险基金

十级

7个月的本人工资

工伤保险基金

伤残津贴

一级

本人工资的90%

工伤保险基金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二级

本人工资的85%

工伤保险基金

三级

本人工资的80%

工伤保险基金

四级

本人工资的75%

工伤保险基金

五级

本人工资的70%

用人单位

六级

本人工资的60%

用人单位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五级

20个月的本人工资

工伤保险基金

支付前提:五至六级工伤职工本人提出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七级至十级伤残职工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患职业病的工伤职工,在前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发30%。

六级

17个月的本人工资

工伤保险基金

七级

13个月的本人工资

工伤保险基金

八级

10个月的本人工资

工伤保险基金

九级

7个月的本人工资

工伤保险基金

十级

4个月的本人工资

工伤保险基金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五级

32个月的本人工资

用人单位

支付前提: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终止。

六级

28个月的本人工资

用人单位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七级

25个月的本人工资

用人单位

五级至十级工伤职工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每差一年扣减10%;不足一年的按照一年计算。

八级

21个月的本人工资

用人单位

九级

17个月的本人工资

用人单位

十级

13个月的本人工资

用人单位

劳动能力鉴定费

凭票据确定

工伤保险基金


丧葬补助金

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工伤保险基金


供养亲属抚恤金

配偶

职工生前工资每月40%

工伤保险基金

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其他亲属

职工生前工资每月30%

工伤保险基金

孤寡老人、孤儿

上述标准基础上上增加10%

工伤保险基金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工伤保险基金


 

感谢阅读,欢迎分享指正!

如需法律帮助,欢迎与我联系。


声明:

本网站内容仅供访问者一般性参考,不应被视为本网站及/或本网站所有者之任职机构:1.与访问者建立了律师-客户关系;或2.就特定事项发表法律意见。

我们并不保证该本网站信息或内容反映了当时最新的法律动态,信息接收者不应将本网站信息和内容作为其作为或不作为的行为依据,否则因此造成的后果将由行为人自行负责。


202103021614683867680867.jpg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办法的通知

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办法的通知

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办法的通知(民发[2007]64号)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人事(干部)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人事厅...

最高院工伤公报案例:如何理解“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

最高院工伤公报案例:如何理解“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

最高院工伤公报案例:如何理解“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陈善菊不服上海市松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障行政确认案(《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3年09期)【裁判摘要】食宿在单位的职工在单位宿舍楼浴...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财政部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办法的通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财政部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办法的通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财政部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办法的通知(人社部发[2008]4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劳动保障厅(局)、民政厅(局)、财政厅...

最高院工伤公报案例:因工作原因而发生的“串岗”不影响工伤认定

最高院工伤公报案例:因工作原因而发生的“串岗”不影响工伤认定

最高院工伤公报案例:因工作原因而发生的“串岗”不影响工伤认定王长淮诉江苏省盱眙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行政确认案(《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1年09期)【裁判摘要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的系列问答(二)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的系列问答(二)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的系列问答(二)为妥善化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引发的劳动争议纠纷,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用人单位复工复产,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现就涉新冠肺炎...

最高院工伤公报案例:公司隐瞒工伤清算,清算组成员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最高院工伤公报案例:公司隐瞒工伤清算,清算组成员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最高院工伤公报案例:公司隐瞒工伤清算,清算组成员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属性标签】最高法公报案例【文书来源】司法案例研究网【期 刊 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0年第3期(总第161期)...

最高院工伤公报案例: 为建筑工人购买的意外伤害险,能规避工伤保险责任吗?

最高院工伤公报案例: 为建筑工人购买的意外伤害险,能规避工伤保险责任吗?

最高院工伤公报案例: 为建筑工人购买的意外伤害险,能规避工伤保险责任吗?裁判要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为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缴纳工伤保险费系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为从事危...

最高院工伤公报案例:员工过失导致伤亡不影响工伤认定

最高院工伤公报案例:员工过失导致伤亡不影响工伤认定

最高院工伤公报案例:员工过失导致伤亡不影响工伤认定孙立兴诉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劳动人事局工伤认定案关键词行政工伤认定/工作原因/工作场所/工作过失 裁判要点 1.《工伤保险条例》第十...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怀揣法律人的素养,对正义坚定追随,为您排忧解难。